秋延迟茬口的蔬菜如何管理高产又优质呢?
当前秋延迟茬口的蔬菜已经进入生长末期,只剩最后一两穗(茬)果。不少菜农开始放松管理,结果造成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,卖不上高价。那么,如何管理才能让末期的蔬菜高产又优质呢?
加强环境调控
适宜的温度有利于促进果实膨大、转色。对于结果期蔬菜来说,白天棚温控制在25℃—30℃,夜间保持在15℃左右为最好。
除温度以外,降湿也是当前管理的重点和难点。近期,记者在棚内采访时,经常会听到棚膜露水滴答的声音,尤其是大棚前脸处,棚膜上的水滴聚集流下,该处多有积水存在,低温、高湿成为常态。这也是同样的病害,一般前脸处蔬菜发病严重的原因所在。
对于采收末期的蔬菜来说,整棚操作相对麻烦,对换茬也会有影响。因此,记者认为,菜农改善棚内局部小环境即可。这些操作可保留至换茬后,仍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。
首先是前脸小环境:降低前脸湿度,有很多简单易行的办法。如菜农可在前脸处挂一层薄膜,能起到了良好的降湿效果。菜农也可用无纺布将前脸裸露土壤覆盖起来,无纺布吸收滴落的水,起到降低湿度的作用。还有的菜农会设置导流管,露水滴落到导流管内,然后顺导流管排出。这些操作均能起到良好的降湿作用。
其次是棚室入口处和顶部风口下:顶部风口下设置挡风膜,对此,部分菜农认为,挡风膜可以全年不撤,高温季节防干热风,低温季节防冷风,好处多多。棚室入口处,菜农也应设置小隔间,阻止冷风进入,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。
合理施肥均衡营养供应
当前菜价不错,因此,菜农还要做好最后一茬果的营养供应工作,提高精品果率,增加整体经济效益。
均衡营养供应,首先要保证叶片和根系的功能。叶片的活力提高,产生的叶绿体多,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才能增强,而光照弱、气温低,对叶片生长十分不利,其耐低温、耐病、耐药等抗逆性降低,出现黄化、皱缩等现象,降低了光合作用。
对此,菜农可使用含氨基酸、甲壳素类叶肥等,能有效增强叶片对低温、病害等的抵抗能力,增强叶片光合作用。而低温季节冲肥应以养根为主,菜农可选用含海藻酸、甲壳素类肥料,配合大量元素水溶肥一起冲施,促进果实发育。
信息来源:北方蔬菜报
猜你喜欢
相关内容
稻菜轮作 冬闲田种蔬菜一亩增收3000元
1月20日上午,薄雾笼罩田野。在泸县兆雅镇石龙村,省劳动模范、泸县雅龙水...“马铃薯-大豆-娃娃菜”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效益高
马铃薯-大豆-娃娃菜是一种一年三熟的粮经高效种植模式。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...冬季番茄、辣椒等蔬菜病害多,出现大面积死棵怎么办?
进入深冬季节,蔬菜根部病害的发生呈明显上涨态势,尤其是番茄、辣椒等蔬菜...降温又下雪,大棚蔬菜如何安全生产?
近期天气多变,气温断崖式下跌,还伴随着大风、降雪天气,给蔬菜安全生产增...这项技术变废为宝,亩成本能省4000元,正在全国推广!
寿光市是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,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,每年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