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经营好牧户游?乡土专家来支招
本期节目的求助牧户巴日哈,热爱诗歌的他本想靠着经营牧户游,传播纯正的蒙古族文化,不曾想他的牧户游营地虽然地处旅游热线,反而却门庭冷落游客稀少。
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,他变卖自家牛羊维持牧户游。但眼见牛羊一天天变少,而游客依然三三两两,巴日哈内心变得日益焦灼,于是,便向我们栏目组求助,栏目组派出帮小妹了解情况。
“呼伦贝尔,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。”
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,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对其毫不吝啬的礼赞,一直令这片土地的居民引以为傲。近年来,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、鄂伦春族、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,正在充分挖掘自身民族文化特色,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,用实际行动展示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。
2013年巴日哈开始经营牧户游,向来自城市的游客展现草原牧民真实的生活,传播蒙古族文化。
巴日哈表示,自己是纯纯粹粹的牧民,经营牧户游目的就是为蒙古族文化传播尽一份力。但现在别说传播文化,自己为了维持营地运转就已经捉襟见肘了。
帮小妹来到巴日哈的牧户游营地,发现诺大的营地尽管风光迷人却空无一人。为了解决巴日哈的难题,栏目组为他找到一位同样经营牧户游的高手。
巴图苏和,46岁,经营牧户游7年,年接待2万多游客,他的营地被评为五星级牧户游接待点。
受栏目组邀请,巴图和帮小妹来到巴日哈的牧户游营地,帮他解决难题,没想到却发生意外。
帮扶过程中一波三折,是什么让帮小妹连连惊呼?本来信心满满的巴图苏和为何又黯然离去?帮扶能否进行下去?怎么帮?
传统游牧所用的勒勒车如何成为破局的关键?乡土专家为何情绪失控伤心落泪?巴日哈又将如何走出困境?
更多详情,请关注本期【田间示范秀】为您带来《草原牧户游升级记》,看乡土专家巴图苏和如何帮求助牧户巴日哈解决游客少的难题,最终实现牧户游升级。